1080 都在进步_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追书大师 >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> 1080 都在进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080 都在进步

  随着人员的齐备,杨小涛便将成立的小组放到机械厂研发科名下。

  组长他兼任,副组长张得道。

  学习办公场所就在研发科隔壁的小会议室,这是陈宫整理出来的,至于众人的住处,现在只能安排到工人宿舍里,几个人上下铺。

  不过有暖气炉,有自来水,倒也比以前的生活差不了。

  而实习场所安排到钢铁厂中,让管志勇安排众人的实习工作。

  至于老道,本来林小涛想给他申请一辆自行车的,却被老道推辞。

  用他的话来说,这点距离比从前上山下山好走多了。

  安排好研究小组后,杨小涛便给研究小组下了第一个任务,研究钨合金。

  这是杨小涛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。

  现如今,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突破,大部分钨合金都是靠进口的,而且进口量有限。

  就像上次制作启明星机床似的,偌大个一机部库房,竟然没有多余的钨合金给他们使用,要是钨合金跟钢铁一般多,哪会这般困难?

  而且杨小涛也知道,国内并不是缺少钨矿,甚至在整个世界来说,国内钨矿储存都是名列前茅的。

  而现在的情况是,钨矿有,但为什么做不出来钨合金?

  既然要订个目标,干脆就订个大的。

  众人得知国内合金的情况,虽然已经有工厂提炼出金属钨,沪上的钨丝灯泡也做出来了,但钨合金并不是这么简单。

  所以,这是一座高峰,一座大山,一座还在攀爬攻克的大山。

  知道这其中的困难,众人不仅没有退缩,反而是热情高涨,十分兴奋。

  他们来这里,都是怀有建设祖国伟大梦想来的。

  他们怕的的不是困难,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是困难。

  看着被杨小涛三言两语带动起来的年青人,老道在心里暗暗嘀咕,“又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少年啊。”

  不过,跟这些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在一起,也不错。

  任务安排下去,杨小涛也不可能随时关注,就将其交给老道,自己忙着发动机的设计工作。

  对此,老道只是抱怨几句,却也没撂挑子不干。

  随后更是带着七人从头开始计划一遍,甚至打听国内有哪些工厂企业制造钨合金,想多去学习,对此小涛表示全力支持。

  回到机械厂,杨小涛查看双缸柴油机的研发进度。

  看了会张冠宇他们的设计,思路上有些拘泥于单缸发动机的思路,这与杨小涛设计的有些出入。

  在研发科讲解一番,指出其中的问题、不足后,杨小涛让众人重新按要求设计。

  这时,刘怀民找来说是上面派人来学习的,到厂门口了。

  杨小涛赶带着张冠宇出门迎接。

  门口,明显分成两波人,一边是泉城的,边是三机部的。

  杨小涛来到后,见了都是熟人。

  泉城来的带队的技术主任,而

  三机都送来的正是老郑。

  几人见面也是客套一番,随后,杨小涛让张冠宇将几人带到研发科中,安排到各组里面,参与后续的设计工作。

  杨小涛在办公室里招待两人。

  其间,两人都说起四缸柴油发动机的事情,杨小涛还是坚持原先的原则,机械厂需要按步就班的来。

  当然,他们若是有能力研发出四缸发动机,杨小涛只会恭喜祝贺。

  三人聊了一会儿,也清楚设计到研制过程不短,便将人留下,自己返回。

  至此,杨小涛手头上的工作,算是敲下来。

  一个研究合金钢,这一时半会难说。

  一个是双缸柴油发动机,不出意外的话,再有个几天就能完成。

  至于研发科的人,在杨小涛的提点下已经有了长足进步,但要等他们一点一点设计再到论证,估计年前能够成功就不错了。

  厂长办公室,杨佑宁直腰起来,活动脖子和手腕。

  自从杨小涛接管合金钢研究小组后,他的工作量就成倍增加。

  甚至中午休息的时间都被压缩。

  现在,吸烟的时间都喊了大半。

  虽如此,烟抽的少了,身体却也没好多少。

  每天来了一上午就在文件中渡过,有时候中午还得加班。

  就像现在这样。

  起身,走了两步出了办公室,来到刘怀民办公室,也不敲门,推门进去。

  刘怀民同样埋头于文件堆中,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审批文件。

  “老刘,咱们俩是不是亏了啊!”

  杨佑宁也不在意,直接来到桌前,一屁股坐在旁边椅子上。

  “你看这小子,自己找个人替他干活,自己倒是当起了甩手掌柜。”

  “又不用处理乱七八糟的事,哪像咱们,起早贪黑的,最近我这腰都快直不起来了。”

  杨佑宁抱怨着。

  他也没想到的杨小涛竟然这么滑头,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个人。

  关键刘怀民和他还不得不同意,因为人家在西北立过功的,查下背景,有几个身居高位的还是人家手下呢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s66.cc。追书大师手机版:https://m.zs6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